專業界線/堅定存˙在

「專業界線是我能送你的禮物」

你有抱樹的經驗嗎?
一棵樹為什麼能讓人感覺到溫暖和堅強?
為什麼可以讓人安心地、穩穩地,像是母親搖籃或者內心裡的避風港,樹既高大又堅實,一動也不動地,只用他搖曳的枝葉,回應你的心。
但樹,不會隨意變動自己,那是他之所以能讓人安心的一個要素,就是穩穩地踏實地,在那裡。

我經常必須隨機應變許多大大小小的狀況,例如在各式各樣的場地空間裡進行講座工作坊,盡可能突破學員組成、人數的限制進行分組或給予更大程度的應用,或者克服緊急狀況,例如設備、播放或麥克風的問題,有時候線上、實體同步,也需要控制時間、操作流程等等。

更多時候是人的因素,例如遲到早退、中途接電話、離席,或者嘗試私下或公開地表達自己想法或者提問,若問題牽涉私人的心理層面的問題,我也必須試著引導到課後或者其他更適切的時機,去妥善回應但又必須劃定範疇。

因為當我是講師或帶領者的時候,我必須維持住團體和學員的安全、舒適以及感受到被支持的空間,我也需要視個人個別議題走深走淺進行引導或協助緩和,以保護帶有內在議題例如創傷或悲傷議題的學員可以不被過度突顯。

演講或工作坊是如此,諮商和治療工作也是,在諮商工作裡,我重視的是遵循諮商和治療的場域規定,除了在學習過程中因應實習階段的空間時間做在受督之下的調整以外,我基本上預約心理諮商和治療,都會以諮商所為主,也會婉拒私下的邀約。就算是已經開始晤談的個案,如果難以共同維護安全的空間,約定時間後臨時取消但沒有再進行預約、困難單獨待在諮商室、經常離開或到處遊走在所內外、未成年個案的家長難以協助維護子女安全或配合親職諮詢討論,我都會ㄧ概停止安排諮商和治療,除非彼此間願意就安全和專業架構難以維持的議題進行晤談。

試想,假如我是一個冰淇淋小舖的店員,你有求必應,隨和到什麼都可以,隨意給你幾球就幾球,你想加巧克力豆或糖漿都可以,沒有固定價目表或品項,每一個人來都像碰運氣,結果每一個人都帶著失望的心,因為所有人都得不到他們以為可以得到的,永遠別人的都比自己多又好「哇,他有草莓欸!那我也要加草莓!」「哇,我為什麼沒有棉花糖?你怎麼不主動幫我加棉花糖?」。

我在我的專業工作裡,堅持著在做的,是在極大的限制中盡可能維持住品質,照顧到彼此感受,也妥善保護彼此的關係,就像是一起乘坐一艘獨木舟,一起去穩定住這艘尋找光亮出口的船。

你也可以想像專業界線就是一段保持穩定步伐,陪伴彼此兩人三腳的運動,你我必須在起步時找到默契,然後計算步伐和距離,然後維持節奏往前行,從走到快走,到慢跑,你不能突然靠近,我也必須維持適當距離,也不能隨意在沒有預告的狀態下停,否則會讓彼此跌倒受傷。

我認為,現代人容易感受到焦慮、不安和憂鬱,許多都來自環境、關係裡的過度膠著或疏離,必須接受他人不適切或過度的情緒暴力,或是習慣被句點或孤立,因此,專業界線就是這樣重要的存在,因為它可以被預期,可以被看見,可以好好地扎扎實實地碰觸和擁抱,就像一棵大樹,這也是成為能夠支撐著每一個人內在穩定的原因。

也許我很難搞,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