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總是穿著差不多的衣服,非黑即白,各種不同的樣式,但差不多的打扮。我連化妝都看場合,如果非必要,我也不會過度打扮,頭髮永遠是整理得合適的,口罩也總是白色的。連鞋子也總是一樣的,方便好走,和平常淺色的穿搭一致,盡可能不突兀不造成視覺的負擔。我也沒有配件或珠寶的習慣,無論對象是誰,我希望自己的魅力不來自珠寶的貴氣。
工作的時候,我特別會注意我服務的族群是什麼樣的身分,收入和背景,學經歷條件,我的標配就是我自己這個單一的元素,還有一大堆的媒材。
這樣簡單至上的我,來自於很早之前還在實習的歲月裡服務的族群,無論是醫院還是社區,我經常和弱勢的學生、家長工作,當然也遇過被贈送禮物的情況,但那份難以拒絕而讓我深刻記憶至今的,是服務對象家長辛苦擺攤賣的烤玉米。
當然,回應這份禮的重量,就是報以感謝,並且與機構夥伴一起分享,那是我,記憶中最美味的烤玉米。
由於我服務的對象多半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連畫畫都是精挑細選廣告紙來畫,自然不用說什麼有太昂貴的文具或玩具可以用,所以我也盡可能以對方熟悉的方式陪伴他們,捨棄高單價或不常見的材料,就算使用,也不會有太難的技巧,盡可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的媒材箱裡總會有一袋各式各樣「剩下」的媒材,也許是之前團體用剩下的各種形狀的不織布、各式各樣的鈕扣、用剩的粉筆、自己燒製的特殊形狀顏色蠟筆,幾張零星的貼紙、特別花色的石頭,甚至是一枚來自異國的硬幣。
我總是剩下許多的材料,並把那些材料當成寶貝,與工作的對象分享,我也總是跟他們說:「你也可以回報我一個你覺得珍貴的禮物,讓下一個人可以得到驚喜。」
於是,這個寶貝箱越來越豐富,儘管,都是「不值錢」的玩意。
「如果可以,請把華麗的外表褪去,用真誠的自己去感受對方的處境。」
曾經遇過一個匪夷所思的真實案例,同樣服務弱勢族群的助人者,竟然穿著名牌鞋、衣服、名牌包,去家訪,而案家有相當嚴重的住屋問題,髒亂以及身心障礙的困擾,這樣的家庭。
我難以致信這真的是專業助人者在工作中深思過的考慮。
也許價值觀的確有很大差異,也許是我太過堅持,堅持要能理解和靠近對方,你也得學會蹲低姿態以及並肩而行,品嚐他們平日裡的艱辛。
曾經陪伴弱勢的服務對象去法庭,遇到過給對象家長「建議」的法官。
「你要儘量煮健康的餐點,要煮原型食物,不要常常給孩子吃泡麵,青菜水果多吃一點…」
這個家庭沒有廚房,全家人必須要在地上用卡式瓦斯爐來煮飯,家庭的勞動條件不佳,長時的工作,不穩定的收入,一鍋肉燥,基本上就是一整個星期的主食,那已經是很像樣的了。
不僅僅是服裝,其實連飲食,都是彰顯位階的表現。
試想,你的一頓晚餐,也許是對方一整個禮拜的伙食費,甚至,他們連煮的時間,也沒有哪。
走入社區做行動工作的現在,我又開始有機會深探各個不同的族群,我期許自己無論什麼場合,無論服務對象是誰,無論在什麼情境,維持住「草葉質地」的我自己,就像繪畫裡,那永遠不吸睛的一抹白,我就是陪襯著,陪伴著,不同顏色的你。
學習低調,不輕易外露鋒芒,不炫耀過度的鋪張,也是對他人辛苦的生活一份尊重。
畢竟,誰都有艱辛,誰也都曾經落魄和脆弱。
好了,其實最後是要來宣傳我的羊毛氈工作坊,希望喜歡我的朋友們,來和我一起創作。
也許你也有機會一睹寶貝箱的風采,然後把你的一份祝福,傳遞給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