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治療師/專業認證第七年」

認認真真的,從上一個六年,進入到下一個六年!

我的藝術治療師認證申請的比較晚(因為103年剛考上心理師之後的頭幾年都好大的生存和適應焦慮,接著還生女兒了,所以耽誤了幾年),接著好幾年來,在藝術治療的工作裡,我嘗試許多創新的挑戰,例如創作、開發卡牌工具、帶領團體或工作坊、參加督導訓練、密集地個案藝術治療工作等等,給自己一個又一個階梯,往自己更專業以及不放棄往上邁進的階梯。

不過,這些年裡,我也看見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沒有拿到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資格就說自己是藝術治療師…或者僅僅只上過幾堂或甚至工作坊,就號稱可以進行藝術治療。

我沒有辦法評斷這樣到底對或錯,就好像有許多人不需要真的進入烹飪的專業訓練拿到乙級證照,也可以烹調出一桌山珍海味,甚至也可以開班授課,這完全沒有對錯。

但如果只是分享、有趣好玩,那麼倒也還好,但是如果是牽涉到治療、教學,我真的建議各位請認真地擦拭眼鏡,請進入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的官方網頁,網頁上會有詳細的全台灣專業會員,也就是台灣唯一認證管道,蓋上cas標章😆的藝術治療師名單!

同時,也可以去思考,假設一位對自己負責也對個案或學生負責的諮商師或專業助人者,你如果真的對藝術治療感到認同,為什麼不身體力行地來支持台灣唯一的專業學術單位,參與訓練以及課程,接受團督或個督,甚至準備好資料去申請會員資格,也能有機會與台灣這麼美好的一群藝術治療師互相交流認識?

在這邊也跟想要接觸藝術治療或者希望找到藝術治療師進行治療服務的大眾分享一個重要的觀念: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藝術治療師?

其實藝術治療並非完全都在畫畫,其實也沒有要求你一定要畫出什麼傑作,這真的是迷思。我曾經聽過有老師跟我說,他希望給來輔導的學生畫畫,但他都不畫,然後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其實藝術治療跟其他治療方式一樣,都需要先貼近對方,先理解認識然後慢慢靠近,不論什麼年紀,任何創作的體驗都需要引發對方的興趣,抗拒也是一種表現,我也常常遇到直接表達:我不想畫畫!的個案,但我會改變「創作」的方式,陪他用視覺、聽覺、觸覺甚至是味覺,去改變創作的形式,用身體、用想像畫面來「創作」,然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驗等等。其實創作真的是很生活的不是嗎?

另外藝術治療基本上都很需要長時間地建立一個彼此安全、信任的基礎,但也會有起伏高低的心境轉變,不是完全都是「舒壓」和「放鬆」,創作有時候甚至會有壓力的,但也是因為透過藝術治療過程中,在藝術治療師陪伴下的這個安全的方式,去慢慢釋放生活中現實裡的那些無法承擔的更大的壓力,一點一點,往自己內心的深處航行。

所以如果想要嘗試藝術治療,跟一般諮商一樣,都需要投入固定的時間,我常常會說,去健身房都知道要固定每週一到兩次,長達一年才會有卓越的效果(甚至還要搭配飲食控制、運動等等),那怎麼會認為來跟心理師/諮商師談個幾次(中間可能間隔兩週到一個月)就要覺得有效果😮‍💨

一般來說,藝術治療師大部分都在臨床的領域服務,例如醫院、身心科診所,我頭幾年剛成為心理師/藝術治療師就是在身心科診所服務,位居台北市的李政洋身心科診所,李醫師非常有耐心,是一間非常優質的診所,在台北市靠近民生社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另外很多藝術治療師也會在學校系統工作,像我長達六七年,至今都仍然與各級學校合作,從幼兒園到大學,陪伴大大小小的孩子,團體藝術治療、個別藝術治療,甚至一次性的親職講座、工作坊,我都會規劃設計,甚至量身定做符合各個學校不同族群需求的內容,搭配主題,例如情緒、人際關係、親子溝通等等,結合創作和任務,讓大人小孩都能透過有趣的挑戰,成就感滿滿地回家。

然後也有許多藝術治療師服務在社區,像我現在一樣,執登在諮商所,透過機構轉介、或者自費型態的接案。也有許多藝術治療師在社區大學或開班做創作的推廣,像我自己也在今年開創有感藝術有限公司,也是認認真真在開創推廣一個以創作為核心,透過創作來提升自我效能的主體性工作坊的平台這樣。

好囉,很開心與各位分享我的開心,進入第七年的藝術治療師生涯,希望自己越挫越勇,也希望自己不放棄創作的初衷,然後帶給更多人美好的創作療癒能量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