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的時候聽傷心的歌」

我很欣賞的#吳少喬,我是女同志也是媽媽的粉專,有一篇關於台灣擬修法禁止對兒女身心暴力的新聞連結,我與他有一些留言的對話,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淺見和看法,但其實內心深處一直都暗暗地,潛藏著洶湧的浪花。

我曾經分享過我自己,我在童年時期也有過被過度的管教經驗,過去很長時間我不太想和別人談這件事,因為我一直都覺得,談了,再度受到傷害的不會只是我,還包括當時我相信也沒得選擇的其他大人。

在我做母親之後,我也深受養育子女的孤獨和無助之痛,我從類單親到單親,憎恨著別人總用「為母則強」這樣的話,試圖將我的脆弱不堪轉化為應該,誰說為母就一定要強?

我記得女兒兩歲多我在從生產完後就長期疲憊、身心的痛苦下崩潰的那天,我無法再忍受任何一聲女兒的哭聲,當時的我只想奪門而出,只想抱頭痛哭。

但是環境告訴我,做一個好媽媽,要把自己放在後面,放在孩子的需求後面,放在全家人的後面,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清醒著進入沒有了自己的人生的後面。

做媽媽,不是一件可以單純美好的事,至少,我是這麼感受的。

後來女兒上了幼稚園,我離了婚,一邊工作一邊接送照顧著孩子,我變得快樂了,因為我能夠在工作裡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能夠有收入去維持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而且我是幸運的,因為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夠有能力配合孩子上課的時間工作和接送,也不是每一個家庭的收入都能夠穩定。

所以後來在我的工作裡,當我面對家長的時候,我總是能夠在家長高漲憤怒或焦慮難過的情緒裡,做一個安穩彼此的角色。

是的,會被學校邀請來的家長,其實多半是在親職教養的部分出現問題的家長。

舉凡過當管教、親師生衝突、孩子的問題行為或情緒問題,對,家長們都不喜歡來學校,因為永遠都是「不好的事情」,這些沒有其他技巧去處理自己、伴侶、孩子情緒行為等問題的家長,很大機率在童年時期也是不當管教的目睹或受害者,更難過的是,在長大之後,認同了傷害就是愛的作法,認同了暴力就是關懷的態度。

我曾經連續每週和一位狂躁的爸爸晤談,從第一次被他咆哮著兩節課,到後面爸爸開始能分享一些除了罵孩子以外兩個人的相處,例如去騎腳踏車等等…。我不敢說我做到了什麼,但我著實地每一次談完都感到體力用盡那樣的疲憊。

後來和我諮詢的家長好多好多,在談話過程中陪伴哭泣,聆聽被另一半暴力對待、在全家人的壓力下照顧子女等等…好多的故事,我都一個一個珍惜的傾聽。

但這些都還是「願意來談談」的家長。極度嚴重的暴力,總是來的措手不及。

我曾經陪伴過被家暴的孩子,曾經學校像是庇護所一樣的要禁止某些家長來,然後要怎麼樣聯繫社工師找到安全路線等等…

也曾經孩子突然跟其他被受暴的家人緊急庇護,中斷晤談,變成電話通訊關懷等等…

也曾經被孩子指著鼻子大聲罵髒話,要我不要再干涉他們家的事情…因為他不想再回家被家長怪罪:「都是你們這些老師亂說話,所以爸爸媽媽被社工處罰」

原本被不當管教的孩子,竟然成為了維護這個家的一員,因為他要保護沒辦法離開家的其他人,比方說媽媽…比方說弟弟…。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你問我這麼多年來在做這些事,到底有沒有一個結論?學校難道沒有更積極的作法,去「教育」家長,不要暴力對待孩子?

其實,學校一直都有家庭教育、親職教養的方案,辦在平日、週末甚至是晚上,有些還會送米送農產品,盡可能「吸引」家長來參加。

這幾年甚至還會包裝成親子的活動,就像我經常去學校帶領親子手作結合親職教養講座一樣,活潑、互動,更多的更多的溝通。

但仍然沒辦法打到「目標族群」。

他們不來就是不會來。

可以理解啊,因為維持住生計比孩子的教養來的重要太多了(或者躺著滑手機也比來學校有意思多了),教養觀念重視陪伴、身教言教,但他們往往沒有這樣的同溫層,甚至勞動一整天,回家一人一支手機就是陪伴,好的時候,可以相安無事,但倘若牽扯到大人自己情緒控制的議題、伴侶或同住者之間關係的議題、藥酒癮議題、工作不穩定或觸法、黑道等議題,不穩定的家庭,難以推動親職的觀念和行動力。

但不是做不到,只是必須要花費龐大的時間、精力、資源去做,這些是許多投入的單位和專業人員,已經在想方設法的進行中了。

但我認為,怎麼樣讓沒有支持資源、不曉得怎麼幫助自己的家長可以得到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多半私人企業或單位,很少有像大型企業或組織單位這樣,會去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關係。

雖然現在有所謂員工的EAP,但仍然侷限在某些較為創新或與時俱進的公司,然而整體教育水平門檻條件較低的勞動環境,例如工廠或加工產業,密集的工業區等,實在難以推動支持這些高工時又低收入的勞工,也沒有適合的管道或人力去友善地靠近和影響。

但倘若法律既然要修,那不如從預防開始,不是更健康也更有效率嗎?

處罰固然沒錯,但多少人是沒有其他方法(例如正確的舒壓、表達需求、尋找資源的方法),才走上家暴的路?

至少我們必須嘗試著用預防的概念,去解決問題。

就好像預防Covid-19,我們會戴口罩,會洗手,會撒酒精,會補充健康的飲食一樣,會去重視每一個人如何沒有阻礙地得到應有的資源,例如普發口罩等等。

正確的親職教養和觀念,也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找到方法策略推動到目標族群,處罰是一個方法,但預防才是根本的辦法。

也許力量淺薄,看待的角度也難以全面,但這算是我多年在教育界服務,陪伴這麼多家庭和孩子的心裡話,也許改變很慢,很難,但一旦開始去做,就會有希望。

文長,感謝耐心閱讀到這裡的每一位,如果你也有心情想法可以留言,但不需要跟我辯論是非,看法角度都是不同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去討論,才有機會被有實質政策影響的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