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需要慢慢地慢慢閱讀…請讓我用文字跟你講我的故事…
這個月有許多的突破和挑戰,不論是自己的工作型態、面對工作的方式,還是內在的恐懼、不安與焦慮,都需要相當大的勇氣。
還記得大學剛畢業,第一份工作是書店的店員,那份工作治癒了我憂鬱的身心,直到現在都還很懷念,可能是因為那個環境大家都很鼓勵和包容「做自己」,允許找自己的環境,允許不一樣的環境。
後來接著做設計公司的設計,被一天到晚包包或機車車廂帶著鐵鎚防身的老闆遷怒咆哮過,但仍有幸與一群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夥伴共事。然後去了某宗教性質的基金會做美編,那時候月薪24k上下,勞健保都最低,責任制,經常11點才離開辦公室,2008年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我去了一間知名的中醫診所當視覺,逆境中還展店不容易,人人壓力和焦慮度高,老闆把人辭掉大半,剩下的一人身兼多職,撐不住的就離職,奴性重的,像我就一直撐,最後身上扛了人事、行銷、出納等職務,也還是27k,弄到身心疲憊,忍無可忍就牙一咬,用僅存的積蓄去準備研究所。
苦讀了半年,嘗試過很多方法,試讀了半天補習班,覺得那根本是壓力鍋,後來試上線上課程,覺得越看越矇,還是一個人捧著書念最踏實,結果半年後很幸運地考上,考上以後,為了學費和房租,半工半讀的在賣場打工,因為教授看不下去我一天到晚一下課就飛奔去打工的行徑,勸告我如果要打工,不如去嘗試相關的工作,一邊累積自己的實力,於是我開始在機構、社區、學校透過各種管道接觸藝術治療、輔導的工作,接著又去醫院兼職實習、社區全職實習,雖然的確換了「跑道」,但幾乎沒有收入,或非常非常微薄,幾乎是吃光了所有的積蓄,但我仍然堅持下去。
後來畢業的時候,因為留在北部需要負擔房租、生活費,所以無縫接軌地應徵上諮商相關單位的秘書,一邊苦讀準備隔年的心理師考試,那段日子印象很深刻,每天每天的工作、唸書、工作、唸書,前幾篇分享唸書方法的就是那段時期,收入被單位各種扣除,還沒有勞健保,為了備考,死死地在一間爬滿蟑螂的租屋處努力活下去,每天只花100元,甚至路邊撿到錢還難以置信地戰戰兢兢一整天。
後來順利考上心理師,放榜那天上午還跟著去帶團體,得知考上立刻跟很照顧我的心理師前輩哭著報告喜訊,後來因為一個代理的機會,接著就到學校擔任專輔教師,那一年半的時間是我開始感到豁然開朗的時候,主要是因為逐漸脫貧,可以慢慢地不那麼困苦,可以不用一天強迫自己只能花100元,可以多一杯冰涼手搖飲料的扣打,也因為逐漸的穩定,多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後來我懷孕,生產後因為太多現實因素,選擇離開代理工作回到南部的家,一邊帶孩子一邊思考未來的規劃,又開始了沒有收入的生活,但那段時間至少有親人在身邊,自己的家人再多疲憊也還是願意幫我分擔育兒的重擔,然而女兒滿一歲前,思考著仍然希望有爸爸的陪伴,加上和原生家庭在這段有小小孩的適應期產生的許多壓力下,決定回到台北和前夫一起生活,但沒想到就是我憂鬱的開始。
沒日沒夜的照顧孩子,獨自面對像打不完的怪一樣的家務,親餵母奶的我,每天要起來好多次餵奶,還要面對乳房發炎發燒的不適,然後等孩子一睡著就要趕快去洗奶瓶、碗盤,然後吃副食品的時候,各種狀況下,擔心吃不對,擔心沒吃飽,準備的總是得到無法預期的情況,加上孩子睡眠質量還沒辦法穩定….一切一切讓我原本就焦慮的個性頓時陷入谷底。
存款又慢慢地見底,每天卻也沒有其他辦法地,繼續努力做一個「好媽媽」,還記得,有一天早上,我推著娃娃車去附近的公園,例行性地做完代辦事項:公園陪孩子玩、買我自己的早餐(其實極有可能是一整天的熱量來源)、買菜,回家的路上遇到一組附近大專的學生,因為畢業專題,攔住我想問我問題,我不假思索地答應。
那個問題是:「你有沒有後悔的事情?」
頓時我心頭一陣沈沈的感覺,好像猛然有把大槌重擊我的心肺…
後悔?當然有,我對我自己這一生總是陷落為現實生活煩惱而懊悔,這些煩惱是自己的選擇而並非他人的責任,我對於每一個令自己走進焦慮,或者說,讓焦慮籠罩住我而無法呼吸的無助感到後悔,尤其是就算後悔,但仍無法鬆開手,只能咬著牙目睹自己燃燒殆盡,焦黑蜷曲的畫面。
但我回答這群善良的孩子說:「有啊,我後悔當時高中靠推甄上大學。」
有沒有比較不嚇到年輕人?
回到工作,這個月我正式成為一位行動心理師/藝療師、藝術心理工作坊帶領者、藝術創作者,正式為自己全然負責的角色,然而就像存在的意義與焦慮,「自由與責任」其實就是最大的恐懼之一,這樣說來,能夠月領薪水並且屏障在安全港灣的生活,的確符合安逸、舒適、可預期性的小確幸人生觀。
那麼焦慮報表的我為什麼要選擇離開?
為什麼放著不錯的月薪和待遇離開?
甚至再一年就有14天年休?
甚至考績不錯又能再晉薪?
但這就跟我為什麼選擇離婚一樣…
因為我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想給我的女兒一個身體力行的表現,那就是: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奮鬥和努力,為自己的快樂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人生並不是勉強自己去符合既定的形狀,而是找到自己的形狀並且接受和展現自己。讓人越來越不真實的往往是工作,因為公司企業期待員工符合期待,所以大部分的人,必須讓自己像一塊黏土一樣,緊密貼合進被要求的形狀,例如心形、圓形,但久了,竟然就這樣乾掉了,忘記自己原本的形狀,好可惜。
人生並非樣板,符合既定的規範或按圖索驥不一定就可以得到豐厚的收益,就算是「人生失敗組」,我仍然要厚著臉皮,去成就我自己的勝利。也許那必須慢慢地去慢慢完成,我也會一步一步地努力下去。好像畫畫一樣,沒有什麼比起繪畫來的更安靜,更與自己的感受在一起,而且無需遠行,僅僅只需拿起畫筆。沒有聲音,沒有標準,沒有所謂美醜,只有自己接不接受、滿不滿意、過不過癮。
如果我能不愧對自己的活著,不再為了生活而勉強應對永遠習慣不了的討好和壓抑,不忘記創作的意義就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在恐懼,不為財富而蒙蔽真心,不為表面的幸福與和平假裝一切都沒有問題…如果我能讓女兒知道,為自己負責是媽媽我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和勇氣,而我也會希望她能毫無顧慮地為自己的熱愛投入和負責…不再像我年輕時為了活著而勉強的自卑,不再因為他人評價而對自己的價值感到懷疑,繞了一大段路,回到焦慮的原點,面對生存焦慮與投入熱情兩大巨獸的廝殺和拉扯。現在的我就像是高舉刀刃的唐吉軻德,勇敢面對我的焦慮和恐懼風車。
那個咆哮著、嘲諷著我的無能和矮小的風車,其實就是來自於我自己,面對它,就是我為自己負責的生命主題。
慢慢地練習「慢慢」這件事…
不去太快陷入焦慮,不去擔心遠方的暴風雨,不去懷疑自己因應暴風的能力,享受平淡的生活和遠離塵囂的心情,享受一個人的安靜。
來畫畫吧,如果你和我一樣,需要練習緩慢,練習與自己的內在恐懼相處,也許你和我一樣,長久以來都在努力對抗生活與生命裡的壓抑,也許你也渴望能好好地釋放和練習專注。
來畫畫吧,讓我陪你。
圖:我的鉛筆畫備課攝影作品